变吸并千亿启,全球造航级局生落地中国中国中国重工船舶船格神船方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5月8日晚间,千亿球造中国船舶(600150.SH)与中国重工(601989.SH)双双发布公告,启局生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航中申请。
根据此前公告,国船国重工方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舶吸并中变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中国船舶作为存续主体,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与负债。这一动作标志着自2019年南北船集团层面合并后,旗下核心上市平台的整合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国企改革专家周丽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重组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两家公司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在船舶总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存在业务重合,重组有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避免内部无序竞争,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重组后,存续公司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深化改革,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周丽莎进一步表示。
截至5月9日,中国船舶总市值为1350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为987亿元,两家公司总市值超过2337亿元。
南北船合并更进一步
事实上,这起合并的源头可追溯到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的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据《华夏时报》此前报道,2024年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公告称,两家公司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事宜,并在2024年9月18日晚间发布了交易预案。
根据最新披露的合并方案,中国船舶拟以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的比例进行吸收合并。调整后的换股价格分别为中国船舶37.59元/股、中国重工5.032元/股,中国船舶将发行约30.44亿股新股,合并后总股本达75.16亿股。
对此,参与方案设计的一位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解释:“换股比例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两家公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估值以及行业地位。中国船舶作为存续主体,承担整合后的核心职能,其溢价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此外,合并后中国船舶的总股本将扩大约25%,中国重工原股东持股比例将被稀释,但通过协同效应释放的长期价值有望对冲短期摊薄影响。”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更。同时,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稳居全球造船业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整合标志着两家公司同业竞争问题的彻底解决,并将形成一条涵盖舰船研发设计、核心配套及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合并后的新公司,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20%,特别是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其技术优势和定价权将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合并进程的加速,离不开行业周期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
打造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迎来复苏态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等指标持续向好,中国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其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在此背景下,我国造船行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专家委员会委员、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谭云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船舶工业已连续15年稳居三个世界第一,造船能力更是超越全球第二至第十名国家之和。彰显了其发展规模的雄厚实力。然而,面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船舶工业正面临新的转型挑战。
“当前,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动力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船舶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船舶工业需加速推进硬件软件化、软件智能化进程,以适应全球船舶市场的新需求,实现从规模领先到技术引领的跨越式发展。”谭云刚进一步说道。
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03%;新接订单量12903.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28%;截至2024年末,手持订单量24251.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42%。2024 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7.01%、76.96%和66.54%,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全球造船龙头地位稳固。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中国船舶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中国重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政策层面,国资委“突出主责主业”的改革要求,与海洋强国战略形成共振。合并后的新公司研发投入将超百亿元,重点攻关智能船舶、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目标直指全球船舶工业的制高点。
通过本次交易,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能够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存续公司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整体规模和业务实力明显提升,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对技术、人员、生产能力、客户、品牌、供应链等核心资源的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热点)
-
近年来,我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振企业信心,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延边豆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不仅实现自身高速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 ...[详细]
-
中国银行商学院支行理财经理王慧婷很多年轻的女白领,每月工资不低,可理财方面却完全是本糊涂账甚至是月月花光。随着年岁的增长,成家、买房、深造、养老等现实压力接踵而至,她们再也潇洒不起来。其实,只要学会理 ...[详细]
-
周一,国内商品期市早盘多数低开。沪锌跌1.28%,跌幅居首,橡胶跟跌1.15%;胶合板涨0.87%,涨幅居首;菜籽、粳稻暂无成交,PVC平开。金属品种多数回调,主要由于市场担忧后期供应增加,且对中国未 ...[详细]
-
在新区某外企工作的陈先生11月在某银行申请了首套房贷款,但由于去年年末银行信贷额度紧张,被告知元旦后房贷才能放款。但现在元旦已过去近一周了,陈先生仍未收到银行放款的通知。“原本盼望新年过后,随着银行新 ...[详细]
-
“青年夜校”,成长新舞台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详细]
-
苏宁“零钱宝”的上线,正式打响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第一枪。继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之后,昨日晚间,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旗下的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付宝)推出的余额理财产品“ ...[详细]
-
长江投资(行情, 问诊)今日开盘再度封一字跌停,这已经是该股连续第三个跌停,股价报12.21元。从目前看,该股并未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现。标签:长江投资|12.21|利空消息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详细]
-
随着后续新股密集上市,创业板焦点效应能否延续,也成为基金的一大分歧。在天治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看来,要想把握投资机会,必须自下而上地去跟踪子行业和公司。断档一年多,备受瞩目的A股IPO正式开闸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3月27日,国家药监局公布国家药品抽检年报2024)。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药品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共 ...[详细]
-
“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三个月能亏1.5亿。”北京投资者吴先生给《大众证券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投诉天立环保(行情, 问诊)信披违规。去年三季报时,公司预告2013年全年业绩不适用亏损或业绩大幅变动的情况, ...[详细]